close
昨天在網路上查詢後意外的發現,哈佛和MIT的校園內還有大師的建案沒看到,今天又是在波士頓的最後一天,一早起來飯也沒吃;先把行李寄存在櫃子內之後就趕緊出門去MIT的校園。HI-BOSTON在一樓的餐廳內有一小間專門寄存行李的收費櫃,單次收費3美元。不過網路上都沒人提到說這是單次計費,所謂單次計費的意思是只要一開門,要再鎖起來又需收一次費用。因為行李櫃的控制機器很像提款的ATM,螢幕上還有多國語言介面可以選擇,不過中文的部分是簡體字。按照螢幕上的中文只是鎖好之後會列印一張有密碼的收據,只要再次輸入密碼即可開門。今天我就很阿呆的拿到收據之後,想說再把密碼輸入進去看看是不是可以打開,櫃子是打開了沒錯,但就是鎖不回去;我試來試去快發火之後才發現,機器最上面貼著一張"This is one time only..."之類的,這才發現一次打開就要付一次的錢,無奈之餘只好再刷3塊錢把櫃子鎖回去。不過這台機器不太好刷信用卡,在我之後有兩個韓國女生的信用卡怎麼都刷不過去,我只好見義勇為的請我女朋友先刷Debit-card,再跟韓國女生拿現金。

IMG_2823.jpg
會放這一張照片的原因是因為這一棟倉庫正好是在地鐵站到MIT路上的重要街角,從這邊已經可以看到Steven Holl的"Simmon Hall"。但是看起來很近,走過足足花了我20分鐘,而且沿路是體育場,走在路上完全沒有遮陽,一路曬過去。

下面幾張就是SIMMONS HALL的照片,只要是建築系的學生一定都不陌生,就不多做介紹。我自己倒也沒什麼感想,因為門房不讓我進去拍照啊,911之後很多公共建築的警備都開始杯弓蛇影,我好說歹說,想在門廳拍一下也不行,只好作罷,拍拍外觀。
IMG_2825.jpg 
IMG_2829.jpg IMG_2831.jpg IMG_2838.jpg 
這張冷氣倒是有趣,雜誌上是不會放這種小角落的照片。
IMG_2839.jpg 
上面這張則是建築的背面。

逛Simmon Hall其實有點浪費時間,因為是學生宿舍的緣故,建築距離主要校區實在很遠,一來一回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到主要校區。接著按照行程規畫,要去找Alvar Aalto的Baker house。

IMG_2851.jpg IMG_2852.jpg IMG_2866.jpg IMG_2867.jpg 
從Simmon Hall走到Baker House又花了我半個小時。而且Aalto先生喜用紅磚蓋房子,這跟MIT大部分舊校舍的材料不謀而合,簡直是大隱隱於市。明明眼看走到差不多的位置了,就是找不到Baker House,最後是好心在旁邊修草的大叔指點我,這才知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一棟也是學生宿舍,同樣也是不給進去拍照,只好外觀照一下。老實說,我覺得背立面的曲線跟Alvaro Siza的Bonjour Tristesse有點神似。

IMG_2881.jpg
Eero Saarinen的MIT CHAPEL,這一棟教堂上次來的時候有看到,但是沒時間細逛。外觀猛一看就是一樽用紅磚砌成的圓筒,不過走進之後發現再細微之處都有仔細處理過,煞是有趣。不過就是不太清楚屋頂的哪一樽像雕塑的尖尖角角有什麼意義。
IMG_2890.jpg 
外觀紅磚的砌法上跟剛剛看到的Aalto一樣,都會把不規則的紅磚砌在立面,偶一凸出,製造出立面的紋理。而底部白色的磚拱,每一個尺寸大小都不一樣。我猜想原來整個底部應該是有水的,因為最外圍的哪一圈水泥看上去就像是水池,面應該是淹到建築底部那一圈稍微偏紅地方才對。
IMG_2891.jpg
IMG_2893.jpg 
整棟教堂的入口處是在上圖左側的木頭門,用一個外接的矩形廊道來連接教堂。旁邊的黑色磚牆乍看之下以為是亮面磁磚之類的材料,待走進去才發現是別有洞天。
IMG_2897.jpg 
入口一進去才發現,從外面看以為是黑色磁磚的鋪面,原來是深黑色的玻璃。玻璃的顏色之深,從外表是絕對看不透,但是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門廊內部的自然採光自有一股柔和的感覺。

IMG_2900.jpg 
講壇中間另有圓型的天窗採光。

IMG_2901.jpg 
整個建築外部是正圓形的紅磚外觀,裡面的內牆又另外砌成波浪狀的牆面,紅磚之間的也刻意留出間縫來製造出不同的紋理。

IMG_2902.jpg IMG_2903.jpg 
室內磚牆底部的扶手腰帶有特地設計過,木製的腰帶和磚牆中間有嵌玻璃,透過玻璃可以向下看到室外的地板,這個設計更讓我覺得本來是外應該是有水池的。
IMG_2911.jpg 
特地訂製的演講桌,和剛剛柯比意的大廳座椅一樣,這個講桌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動。這讓我不禁想到,這些建築師對於室內重要的傢俱部件,是否抱持著一種絕對的堅持態度。這些傢俱都視作空間中的中要元素,也因此在製作上是不容許移位破壞整個空間的設計。這種對於重要元素"不動"的硬性堅持,卻常是台灣建築中較少見到的。常常在設計的時候自認為必須顧及到未來使用功能改變之後的餘裕,常留置一個空曠的室內空間配上活動傢俱,自己以為是設計中的彈性應用,卻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喪失了設計的獨特及力量,從而讓空間的氛圍流於世俗,看到這些不能移動的家俱的背後,也仿佛看到當初設計者對於自我的堅持。
IMG_2915.jpg IMG_2920.jpg 
講壇背面的屏風裝飾是用亮面不銹鋼片焊在很細的不銹鋼管上,看起來柔軟,實際上是硬邦邦的,形狀不會變動。
IMG_2923.jpg IMG_2937.jpg 
整個外觀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上圖中最左邊的那一道牆,從外觀上大部份的角度來看這一座教堂,那一道牆都會與人有廊道延伸的錯覺,會覺得進門左轉之後還會別有洞天,巧妙的是,廊道最左邊是一座到地下室的樓梯,不知是否另有隱喻。只有從這個角度來看,才會恍然大悟單片牆體的存在。

說來巧合,MIT的教堂能進去之故是因為手癢試推大門,發現可以推開之後才盡情拍照。校園本身的導覽團都只講解外觀之後就帶去別的地方解說,我在裡面拍的時候,也甚少遊客進來,可能大家看門是關的,都誤以為無法進入。事實上這一座教堂的精華都在室內,整個教堂空間的氛圍都是由室內散發,光從外觀上是絕對無法體會這座教堂的與眾不同之處,也幸好有多去推一下門,要不然錯過室內就真的可惜。

MIT的建築之旅到此之後算是告一段落,雖說在網路上有查到MIT LAB的大樓也是日本建築師所設計,但是與車站不順路,而且很多大樓多有門禁,就算親臨也不知可否入內參觀,想說算了,直接搭公車去哈佛參觀接下去的建築。

從MIT過去,在靠近哈佛廣場的前兩條街口,走進去就是柯比意的The Carpenter Center。遠遠看見這一棟建築時,不禁興奮的在心中吶喊"柯比意耶~~"。沒有一個讀建築系的學生不知道柯大師的名諱,沒有做過柯大師的Case Study,甚至沒看過他建築的照片。廊香教堂、多米諾等案例都琅琅上口,歷歷在目,可我就是從來沒有親眼瞧過柯比意的建築。遠遠看見果然有當如是也的感覺!
IMG_2955.jpg 
老實說剛看到的時候,入口有點灰暗,因為這棟建築主要有名就是在有一條大斜坡直通二~三樓。所以建築的主要入口是放在地平線下的一樓,有點地下化的做法,而且入口是在陰影之下,要稍微仔細看才會發覺。
IMG_2962.jpg 
當初這一棟建築的機能應該就是像上面的名稱一般,是做視覺藝術中心之用。時至今日,一樓及地下室已轉做社團之用,而樓上的部分則是平面設計系的教室兼工作室。

IMG_2965.jpg 
我想美國應該是少地震吧,這樣粗細的柱子對於來自台灣的我,總有說不出的違和,總覺得應該要再粗一點才是,這樣細細的好像牙籤一樣,有點不安。
IMG_2966.jpg
一樓大廳的公共座椅,令人驚訝的是座椅底部是直接用水泥灌起來,整個椅子就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可動搖。
 
IMG_2972.jpg
地下一樓
 
IMG_2976.jpg 
柱子有脆笛酥的紋路喔。
IMG_2977.jpg 
IMG_2979.jpg IMG_2986.jpg IMG_2992.jpg 
模型
IMG_2997.jpg
斜坡貫穿建築物中間的大挑空。
 
IMG_3003.jpg 
IMG_3005.jpg 
大斜坡
IMG_3007.jpg 
IMG_3012.jpg 
外觀立面最主要的特徵
IMG_3013.jpg
落水頭
 
IMG_3014.jpg 
整個大斜坡正在重新整建當中。
IMG_3015.jpg 
很像實踐東閔大樓的原始版本
IMG_3021.jpg IMG_3023.jpg IMG_3024.jpg
IMG_3028.jpg 
IMG_3030.jpg 
柯大師的清水混凝土
IMG_3039.jpg
這種角窗在美國還蠻常出現的,台灣大概因為地震多,從沒看過。
 
IMG_3043.jpg 
屋頂花園
IMG_3051.jpg IMG_3055.jpg IMG_3060.jpg 
基地臨界的處理
IMG_3069.jpg
IMG_3068.jpg 
IMG_3071.jpg 
地下一樓少用的戶外空間,同樣也是用水泥灌公共座椅
IMG_3072.jpg IMG_3083.jpg 
能夠親眼看到柯比意的建築確是不虛此行,整個建築物的空間形式非常多樣,在室內有很多不同的體會,材料的挑選和拼接,也讓建築物呈現出一種簡潔凝重的厚實感。建築物本身傳達出的氛圍就是和一般建物迥異,再想到建造的年代,的確是讓人佩服。哈佛校園可能也知道此棟建築物常有人觀看,公共空間的部分可以自由進出,唯單間教室及工作室有門禁而已。看完柯比意之後,就準備再去找柯大師的老同事,葛羅培斯的建築。

IMG_3088.jpg 
哈佛GSD的工作室,看起來跟柯老的很像,不知是否也是同一人設計的。

IMG_3089.jpg 
路上經過的校園大樓,古典樣式的立面也是精緻好看,且繁複。怪不得西方社會以前都是用建築外觀來表現社會地位。


下面的照片就是葛羅培斯的Harkness Commons,令人傷心的是在建築這方面葛老在哈佛校方心中的地位似乎比不上柯比意。首先就是整個建築的名字都改過了,我前前後後走過了兩遍都找不到,問旁邊裝修施工的工頭才知道這一棟就是Harkness Commons,但是現在已經不是叫這個名字了。而且我照相的時候,整棟大樓都封起來裝修,自然也是照不到內部。不過我好奇的是下面這幾張照片建築外觀的材料,不知道外觀是不是有做更新。因為我現場看覺得很新穎,如果先不知道這是葛羅培斯設計的,我不會相信是那麼久以前蓋的。整個材料的顏色很柔和,大地色系吧,跟現在的房子的外觀不太有差別。要不是基本的現代建築元素還出現在這上面,例如水平帶窗、脆笛酥細圓柱、以及矮的要命的廊道(我到現在還不清楚,德國人不是很高嗎,為什麼有些天花的尺度做得比現在常用的尺寸還低。)。我其實分不大出來這棟建築有何特殊之處。老實說,這一棟建築的靈魂和力量的確是差了柯比意那麼一截,在現代建築桃李滿天下的環境之中,剛剛柯比意的The Carpenter Center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還是有其特殊之處,而葛老這一棟幾乎要淹沒在現代建築的洪流當中了。
IMG_3128.jpg 
乍看之下立面元素很像柯比意的薩伏依住宅
IMG_3130.jpg
IMG_3135.jpg IMG_3137.jpg 
IMG_3139.jpg 
很矮很矮的廊道,細的要命的柱子,現代主義的正字標記。
IMG_3141.jpg
精細的收邊,上個世紀的建築耶!
 
IMG_3156.jpg 
校園路上的小熊之家,小朋友看到都超興奮的。

MIT跟哈佛校園的建築巡禮大約下午二點就結束了,心中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沒有白來波士頓一趟。離晚上七點坐車的時間還早,繼續坐車去波士頓的Public Garden,尋找傳說中的母鴨帶小鴨銅像(因為有人心中念念不忘,一定要跟鴨子拍到照)。
IMG_3174.jpg IMG_3182.jpg 
小朋友絡繹不絕的母鴨帶小鴨銅像,搜尋波士頓旅遊相關的部落格,大部份的人都會來這裡拍照,當然也不能免俗的來參觀一下。但是小孩子人來人去,總是找不到空檔單獨跟鴨子合照,一個大人跟小朋友搶鴨子坐也煞是羞慚,只好在旁邊等到所有小朋友都夠離開的空檔,搶上前拍照。

IMG_3191.jpg 
總算讓我等到了(淚!!)
IMG_3192.jpg 
原來母鴨帶小鴨不是鄉野奇譚,而是真有作者。

波士頓果然很小,Publis Garden逛不了一下就已經走完一圈,左右無事,繼續去逛畫隊的芬威球場。
IMG_3208.jpg
很多人都有拍的電話亭
IMG_3213.jpg
傳說中的綠色怪物指的就是這一道難以踰越的全壘打障礙牆,芬威球場是全美國職棒最早的球場,因此於鄰宅的距離很近,不似其他的棒球場,周圍都是大片的停車場。因為怕球打到場外造成傷害,所以在最容易打全壘打的地方把牆增高,也造就了Green Monster的稱號。
IMG_3223.jpg 
令人肅然起敬一長列的世界大賽冠軍旗幟
IMG_3235.jpg 
真皮手套椅
IMG_3244.jpg IMG_3265.jpg
芬威球場有自己的球場導覽,收費還蠻櫃的,要20塊美金。這錢快可以買一頂棒球帽了。因為我對棒球沒啥興趣,就也沒報名參觀了。倒是球場對面的紅襪紀念品店賣的東西價格都讓我倒吸一口氣。一頂帽子外面賣20塊美金,這裡加上紅襪的標誌就要賣到30塊,衣服更不消說,件件破50美金,實在是下不了手。
IMG_3283.jpg 
波士頓地鐵的綠線是全美國最早的地鐵,奇特的是這個城市的是我搭過唯一一個沒有月台高差的地鐵,感覺上車廂就是從旁而過,跟搭公車一般感覺。
IMG_3295.jpg 
晚餐實在是捨不得華人街便宜又好吃的食物,就在去South Station坐巴士的路上順便再去昨天去過的"南北和"外帶了一個飯和麵。話說這邊餐廳外帶的塑膠盒質料真不錯,看背面都是可以微波的等級的質料,讓我吃完都捨不得丟垃圾桶,想洗一洗帶回家,但又怕累贅,只好作罷。
IMG_3297.jpg  
South Station的最後一眼,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波士頓的三天兩夜就結束了。在玩的時候總覺得應該再多待一天,可是波士頓真的不大,這樣三天兩夜逛下來,也大概把這個城市走了一圈,雖然很多小地方沒有時間細逛,總的來說也覺得知足了。自助旅行果真比參團好玩多了,愛去哪就去哪,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像波士頓這樣有歷史的城市,整個城市的旅遊資訊方面都很完善,不怕迷路,很容易到處閒晃。美中不足的就是好像真如別人所述,波士頓的居民比較冷漠,我在路上幾次找上班族問路都不得其果,倒是路旁工作的藍領階級大叔煞是熱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 Ta-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