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OSTON著名的三一教堂和貝聿銘設計的John Hancock Tower位在地鐵的Copley站,剛好就在下榻Hi-Boston的下一站,因此今天一起床在Hostel吃過早飯就計畫先坐車去看三一教堂;之後再到劍橋區去逛逛哈佛跟麻省理工。Hi-Boston雖說有附早餐,但實在是不太好吃,只有最基本的Muffin跟吐司,在配上花生醬及奶油,還有兩種穀片。一樓的餐廳有一堆人在排隊,光吃個早餐就花了半個多鐘頭,還要排隊洗碗,蠻浪費時間的。總之吃完早餐後就去逛三一教堂,再去Cambridge區,下午要把剩下北邊的Freedom Trail走完。


IMG_2450.jpg 
BOSTON的公眾圖書館就在教堂廣場對面,一出站後就先沿著街廓逛一圈,圖書館的造型不錯,雖然不是古典風格,但是一樣有莊嚴的感覺;時間不多,所以就沒進去逛了


IMG_2462.jpg 
這一張是特別拍的無名住宅立面,因為上學期有一個作業我想弄出一種用萊特裝飾花窗發展的建築立面,評圖卻沒人鳥我,這一棟建築立面的風格和我畫的相差無幾,就只有顏色和高度不大一樣(我的是二十幾層的大樓),特別拍一下紀念。古典立面其實也不錯啊。很多設計者對於古典裝飾性的元素棄之璧徙,但是如果真的親自用古典元素來設計,有多少人可以不失莊重的做出設計?台灣有很多所謂的豪宅採用古典建築的立面,但是除了現成裝飾線板建材的運用,卻也不見像這樣精細大方的建築立面,總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或許布雜的教育還是有其必要性。


IMG_2471.jpg 
I.M.PEI的John Hancock Tower,當初概念裡有所謂的"鏡花水月",意思是說玻璃立面對周圍的都市景觀(尤其是教堂)不會造成壓迫,還可以美麗的反射出三一教堂的倒影。我印象中沒錯的話,貝聿銘傳記中曾提到,這一棟建築在建造當初因為玻璃帷幕的技術剛問世,所以蓋完後的初期都會有玻璃無預警爆破的問題,玻璃破掉的數目多到最後是先以夾板封住原來的地方來應急。最後才發現玻璃中夾層的必須是惰性氣體而非空氣,才不會因為熱脹冷縮而破裂。看著這張立面想像著夾板替換成玻璃時的外觀,倒也有趣。至於立面中反射出的教堂外觀,美不美麗是見仁見智,或許是因為玻璃並不透明的原故吧,個人認為大樓的存在感並不會因為玻璃立面而感覺不到建築的實體存在感。


IMG_2472.jpg  
三一教堂的立面,因為正在整修,所以立面就是這樣啦,完整的立面網路上隨處可尋,也不可惜,就是進去要收門票這件事比較遺憾,看到要8元的門票就立刻決定在外面拍拍照就好。


IMG_2486.jpg 
倒是教堂前廣場上龜兔賽跑的銅像還蠻有趣的。相較於國內的銅像主題都偏嚴肅,這種童話式的銅像還蠻有趣的,而且銅像很耐操,小朋友來來去去上攀下坐的,也只見外表越磨越亮。兔子耳朵會發亮就是因為小朋友騎兔子,雙手拽兔耳之故。而龜背想必就是被大家的屁股磨得又圓又亮。


IMG_2500.jpg
著名的野豬頭,上方寫著的是 "VE RI TAS",真理。意思是說過了這道門就只有真理可以存在(這是上次導遊介紹說的,有錯不要找我)。


IMG_2505.jpg 
著名的哈佛銅像,據說摸他的鞋子就跟拔祭孔大典的智慧毛一樣,會變得又高又聰明(變高是我胡亂說的)。所以那兩隻鞋頭閃閃發亮,大家都去摸鞋拍照留念。在這邊要大聲疾呼的是,這個哈佛不是哈佛大學的創辦人,他只是出錢出的多,所以學校才以他命名(有錢真好)。因為這個問題老是被知道的人拿來笑不知者,所以順便寫一下,看到的人下次可以拿這個問題去笑不知道的人。

不過這邊靠大馬路上的校園已經是著名觀光景點,我看走在上面的觀光客都比學生多一些。重點是,學校的校園地圖要錢,好像是3~5元吧,怪不得剛出地鐵就有小票亭在賣觀光哈佛地圖,一份25cent。我還嫌要花錢不願買,到校園裡面要找地圖才知道,一份地圖25 cent實在是足感心。在校園跟旁邊的街道閒晃了一下就準備再坐車去MIT麻省理工。一出哈佛地鐵站附近有一家黃色的餐廳賣三明治,價錢還OK,重點是飲料喝到飽還附免費無線網路,因為忘記拍照,只好文字記載一下。


IMG_2540.jpg  
地鐵剛出Kendall/MIT站其實分不太出來在哪裡,地鐵站旁都是大樓,猛一看不太像校區,MIT要再往南方過一個路口才看的到。方向確定之後朝著南方走之後突然看到這個出入口,突然一陣陌生又熟悉的感覺。這有點像哪個建築師的作品?後來繞道另一邊才確定真的是Frank Gehry的 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


IMG_2542.jpg 
細部先拍一下,這裡的入口是用方型鋼管鋪鐵皮,我覺得台灣應該也做得出來,造價肯定比美國便宜。用3D軟體建模再拆開成細部零件給鐵工廠切割,應該可以有效的掌握那一片片不規則外皮的面積。


IMG_2544.jpg 
入口屋頂的背面,跟台灣的鐵皮屋的確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IMG_2566.jpg 
不過這邊我就不太肯定台灣是不是可以仿效的出來,細部接合得很精緻,不像外面那麼粗糙。


IMG_2570.jpg
內部的學生公共空間,有一些賣咖啡的商店和坐位,大量體上色還蠻活潑的。

 
IMG_2573.jpg IMG_2577.jpg 
上面這兩張圖讓我有很熟悉的感覺,當初做過Frank Gehry自宅案的Case study,上面兩張的風格就像是自宅案的外觀,只不過現在坐落在室內。整個不同材料的應用和不規則形態的結合都很熟悉。


IMG_2579.jpg IMG_2590.jpg 
一些其他的內部照片。


IMG_2597.jpg IMG_2603.jpg 
最後我們爬上了二樓還是三樓的戶外陽台吧,從這邊往往回看,立面真是嚇死人的複雜,就像是一次把好幾棟不同的房子拼接在一起。無法想像當初的施工圖應該要怎麼畫才做得出來。這一棟好像就是有新聞報導過MIT控告Frank Gehry的案子,預算超支加上使用後問題多多。
以下截錄至網路新聞:
史戴塔中心(Stata Center)造價3億美元(約97億元台幣),2004年春天落成,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支付約4億8572萬元台幣設計費給蓋瑞。建築評論家稱讚它非常規的牆面和極瑞的角度,創意十足、非常醒目。蓋瑞自己則形容它「看起來像一群酒醉的機器人一起在慶祝似的」。

仔細一想,97億台幣在台灣大概可以蓋超過十棟一樣大小的房子吧,圖畫得出來也不足為奇,畢竟天下能人之多,有錢好辦事。


IMG_2608.jpg 
IMG_2634.jpg 
酒醉的機器人慶祝立面。


IMG_2644.jpg IMG_2646.jpg IMG_2648.jpg IMG_2652.jpg IMG_2653.jpg 
上面這一組照片是在MIT保健室大樓拍的,我猜應該是建築相關的作品吧,整個是用2mm~3mm的PVC板在切割線上打圓洞在凹折而成。我是歸類成Folding的表現方式,不過到是猜不出是不是用CNC切出來的。整作品的完成度很高,和樓梯的結合方面有另外做出接合的部分,而不會對樓梯造成破壞。施工的時間想必也不會太長。


IMG_2655.jpg IMG_2656.jpg  
上面就是校園隨拍啦,在MIT裡面東走西晃;不過晚上回到Hostel才發現一個很大的失誤,文尾再談,總之下次旅行應該勤勞一點,出門前先做功課。


IMG_2688.jpg
大約三點多吧,把Cambridge逛完之後就坐車到橘線的Community College站,要把昨天沒走完的Freendom trail上北邊補齊。所以上圖就是又重逢的自由之路啦。在北邊Charles town這邊都是優閒的住宅區,整個路線走起來感覺還不錯,怡然自得。
 
IMG_2697.jpg 
這個應該是Bunker Hill Monument 方尖碑。下面有入口可以讓遊客爬上去頂端,下面的公園則散坐著一些遊客。那時只是想怎麼大家閒閒沒事都坐在這邊納涼?


IMG_2706.jpg
經過猜拳之後,還是決定爬上去看一下,畢竟也不知道下次還有沒有機會再來,我記的沒錯的話,爬到頂端有四百階樓梯吧。上面就是爬到頂端之後往外拍的照片。波士頓的城市很小,房子也都比較矮,老實說我覺得景色是比不上紐約跟舊金山壯觀。倒是我下來的時候才知道為什麼一堆遊客坐在一樓附近休息,我的兩隻腳這時有點發抖,也要坐下來才行。方尖碑的樓梯從底部到頂,中間沒有緩衝空間停步,一口氣就得走到頂端,了不起爬一半時站一下喘口氣,而且螺旋梯很窄,錯身時都要縮一下,後邊也有來人往上爬的壓力,一上一下之後,回到底面就雙腳發軟。

 
IMG_2734.jpg 
IMG_2774.jpg 
方尖碑休息完之後就慢慢走到Freedom Trail的最後一站USS Constitution和USS Cassin Young,上面的現代軍艦格外親切,台灣海軍之前就是接收這一級Fletcher的DD來巡防台海,應該是陽字級吧;下圖就是古早的三桅帆船憲法號。倒是不知道那艘Fletcher叫Young是不是有致敬的意思。神鬼奇航裏面出現的大都是這一種的帆船,在小說裡面也不知讀過多少次關於帆船的敘述,但是當真正踏上去時的感動令人驚訝,又穩又結實,感覺不出來是木頭造的船,而且甲板好寬闊。旁邊的導覽軍官說這艘帆船現役的時候需要四百多人來操作船上所有的設備。在那個大海權的時代,這樣的船在海上飄揚光用想像就覺得威猛。這邊的景點到六點就會結束,參觀船的導覽分成兩種,一種是到甲板上自由觀光,另外一種是有人導覽,可以帶到甲板下面去看一些房間。當時因為覺得趕,不想排隊等待就直接跑到甲板上去自個兒逛,現在回想倒是有點可惜,應該下去甲板看一下,長這麼大也沒多少機會看過真正的帆船,甚是可惜。


IMG_2801.jpg 
IMG_2802.jpg  
IMG_2803.jpg 
回程的時候原先想說再去昆西市場的Food Court吃東西,順便去Chinatown逛一下。但是因為有人一直盧說要吃到飯,就先下車去唐人街晃晃。逛到一家店叫"南北和",看上去還蠻多人吃的,場子也乾淨,決定進去試一試,這一試下去昆西市場頓時被我拋到九霄雲外。總共點了四道菜,分別是蔥油餅、素花蒸餃、素湯麵跟排骨飯。應該是老廣廚師,東西硬是比較精緻,跟台灣的麵食小館味道差不多。重點是,好~便~宜。四樣點下去含小費不到25元。昨天晚上在昆西市場點了一個有蝦仁的大份義大利麵,快15元,吃的我搥心肝。蝦仁難吃就算了,整份麵硬是沒有海鮮味,多點了一杯飲料又再加了兩塊多。跟今天相比起來,還是吃唐人街划算。排骨飯可惜因為肚子太餓,所以還沒來的及想到要拍照就先下肚了。


IMG_2804.jpg  
唐人街的牌坊

回到旅館之後,覺得今天看到Frank Gehry的建築真不錯,順便查一下還有什麼有名的作品在這個城市,結果在Archdaily一查下去才懊悔沒有早做功課。Steven Hall的Simmons Hall在MIT我已經知道,也早看過雜誌的介紹就算了;可是哈佛竟然有柯比意跟葛羅培斯的作品,MIT還有Alvar Aalto的Baker house。這幾棟不到此一遊枉為建築人(自吹自擂),以後哪敢跟人說我到過波士頓。只好趕快花時間就著旅館的龜速網路把明天的路線重新規劃,今天已經去過的地方再舊地重遊一次。然後帶著忐忑不安的心上床睡覺,不知道明天的時間趕不趕的完行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 Ta-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